指数分化震荡
**沪指收跌0.56%**报3058.71点,失守5日线,成交额萎缩至3200亿;创业板指微涨0.12%,半导体、消费电子支撑指数韧性。
北向资金净流出32亿元,连续3日减仓,但深股通逆势净买入8亿元,外资加码中小成长股。
政策面动态
央行开展1000亿元MLF操作,利率维持不变,市场对四季度降准预期升温;
财政部表态“加快万亿国债发行”,基建链早盘冲高回落,资金兑现意愿较强。
科技主线强者恒强
半导体设备:中微公司大涨7%,三季度国产设备中标率攀升至45%,国产替代逻辑强化;
消费电子:华为产业链热度延续,欧菲光涨停创年内新高,Mate 60 Pro出货量上调至2000万台。
新能源赛道承压调整
光伏:硅料价格跌破7万元/吨,隆基绿能跌超3%,产业链降价压力向组件端传导;
锂电:碳酸锂期货再创新低,宁德时代缩量下跌1.5%,下游观望情绪浓厚。
消费板块局部活跃
零售:双十一预售首日李佳琦GMV破95亿,珀莱雅、贝泰妮涨超4%;
旅游:冰雪游预订量同比+180%,长白山涨停,但板块跟风效应较弱。
结构性机会聚焦
硬科技突围:半导体设备/材料、卫星互联网、6G通信(华为星闪技术落地);
消费细分复苏:智能家居(政策以旧换新补贴)、医美(双十一预售超预期);
防御配置:燃气(供暖季涨价预期)、电力(煤价下行+绿电装机放量)。
风险预警
三季报暴雷:警惕光伏/锂电中游企业毛利率下滑风险(XX股份业绩预告不及预期跌停);
流动性扰动:美债收益率再度逼近5%,外资重仓股或面临抛压。
📊 操作建议: 短期回避高位题材股,关注科技细分领域国产替代突破(如光刻胶、存储芯片),中线逢低布局医药、电力板块,整体仓位建议5-6成。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