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新闻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计划于今日上午9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届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将出席,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情况向公众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2.在经过中央金融委员会的审议并获得同意后,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该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商业保险资金在A股市场的投资比例以及投资稳定性;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提升企(职)业年金基金的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扩大权益类基金的规模,提高其在市场中的占比;同时,对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进行优化调整。
3.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该规划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实质性进展。规划中还提到,将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确保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4.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昨日主持了例行记者会。在会上,有记者就中美双方是否已经或正在就关税问题进行沟通提出询问。毛宁回应称,中方始终愿意与美方保持沟通,妥善处理双方存在的分歧,积极拓展互利合作领域,共同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5.印度政府目前正在探讨应对美国潜在贸易行动的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签订贸易协议、降低关税以及增加从美国进口商品的数量。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讨论的诸多选项中,印度政府可能会从美国进口更多的威士忌、钢铁和石油等商品。
行业新闻
1.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其他四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金融领域在符合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开展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在确保真实合规的基础上,允许试点地区与外国投资者投资相关的所有资金转移可以自由汇入、汇出,并且不得存在任何迟延。
2.据多方消息人士透露,1月13日上报的12只科创综指ETF已于昨日获批。该指数于1月20日正式发布,首批12只产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南方、汇添富、博时、招商、天弘、建信等9家基金公司上报的科创综指ETF;第二类是富国、景顺长城、工银瑞信基金等3家基金公司上报的科创综合价格ETF。
3.管理着规模达1.8万亿美元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负责人指出,对于那些愿意在未来几个月逆势而动的投资者而言,建议考虑抛售美国科技股和私募信贷,同时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
4.国家卫健委与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新增了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两种抗流感病毒药物,并明确指出不建议联合使用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
5.社保基金会党组书记刘昆主持召开了党组会议。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的作用,助力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着力提升投资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完善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体系,加快收益积累,不断做大做强社保基金。
6.从多个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豆包大模型在去年大幅降价后,毛利率仍然保持正值。在火山引擎上销售API的Doubao-1.5-pro,毛利率仍能达到50%。去年5月,字节跳动正式对外发布了豆包大模型。其中,豆包通用模型pro-32k版的模型推理输入价格仅为每百万tokens 0.8元,而当时市场上同规格模型的定价通常为每百万tokens 120元,是豆包模型价格的150倍。
7.COMEX黄金价格报2762美元/盎司,创下近两个月以来的新高。据媒体报道,各大黄金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也随之上涨,周大福当天的金价为833元/克,老凤祥、周六福和周生生等品牌的足金价格也均突破了830元/克。
8.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体育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冰雪、山地、水上、陆地、航空等户外运动场地设施,支持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航空飞行营地、登山营地、船艇码头等的建设。同时,培育一批户外运动龙头企业,加强户外运动产品及服务标准的制定、应用和推广,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投资机会参考
1.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开启了具身智能的新篇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指出,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夕。上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开源“青龙”公版机、推出“十八金刚”阵列、开源百万真机数据集以及发布首批团体标准。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的建设,加速应用落地,并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的融合。此次启用的训练场是“1+N”格局中的核心部分,首期部署了超过100台异构人形机器人,助力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对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认为,人形机器人将从养老服务场景开始走向量产与广泛应用。其分析显示,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迅速,2024年产值已达27.6亿元,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53亿元,2029年有望达到750亿元。人形机器人被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关键技术,2025年将成为量产元年。在技术方面,人形机器人将融合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形成新的科研范式。
2.据媒体报道,BMO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Darryl White指出,近年来核能领域经历了深刻变革,但全球尚未就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他强调,核能在提供可靠电力和大规模建设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在框架和分类体系上仍存在分歧。特别是在融资方面,未来核电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一挑战常被低估,需要更加重视和解决,以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7年,数据中心仅用于运行AI优化服务器的电力需求将达到500太瓦时/年,是2023年水平的2.6倍。AI的发展催生了对电力的巨大需求,数据中心需要全天候的电力供应,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稳定的能源,成为重要的选择。面对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电能需求的激增,各方正将目光投向核能,以寻求能源供应的解决之道。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等科技公司纷纷押注核能。瑞银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看好2025年核电股的前景,因为与人工智能热潮相关的电力需求飙升。
3.机构指出,光芯片作为光模块中的核心技术单元,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决定了光模块的竞争力。据和弦产业研究中心预计,在AI带动高速率光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海外高速光芯片厂商扩产较慢,导致供需缺口,中国高速光芯片企业迎来切入供应链的关键发展窗口期。
光芯片是实现光转电、电转光、分路、衰减、合分波等基础光通信功能的核心芯片。其原理基于光子学原理,即利用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来传输和处理信息。《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提出,未来信息正迈向“光+AI”的智能时代。在“摩尔定律”遭遇瓶颈的背景下,以光子技术、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领域将引发信息领域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重构。预计2024年我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1.56亿元,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光芯片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
4.据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2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将继续抓好“建、用、研”,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实现三个“升级”。一是网络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二是融合应用升级,打造5G应用“扬帆”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三是创新能力升级,加大5G演进和6G技术创新投入,适时扩大电信业务开放,推动信息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信建投表示,展望2025年,看好AI应用的落地。随着智能眼镜、机器人以及各种可穿戴设备的涌现,新的应用与新的硬件终端结合有望打造出更多的爆款场景,也将进一步拉动基础设施的需求。持续看好AI板块,包括基础设施产业链和端侧AI应用相关产业链。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