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抢出口”
余超智
2025-01-09 17:47:25
0


研究结论

  • 关税政策引发的“抢出口”现象:2024年12月22日,据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表态上任后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此消息一出,市场反应迅速,中方相关企业于2024年12月中下旬合计采购了125万吨美国大豆,而美国商家也在积极进口和囤积货物。据《环球时报》等多家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进口商正赶在可能的加征关税政策实施前加紧囤货。此前,我们曾在《如何看待今年的“抢出口”现象?》一文中从中国生产供应的角度探讨过“抢出口”的一些迹象,本文将从美国进口端进一步回顾2018-2019年的“抢出口”现象,并以此展望未来的情况。
  • 库销比对“抢出口”现象的影响:如果美国的库销比已经显著上升或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那么即便关税政策延后落地,后续的“抢出口”现象可能也不会太明显。目前,仍需密切关注美国11-12月的库销比是否会显著上升。2024年10月,美国的库销比为1.37,处于2014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的50%分位数左右。因此,假如到2025年1月之前,美国的库销比也经历类似的跳升,那么即便2025年1月20日(当地时间)美国宣布10%的关税延后落地,随后的“抢出口”现象可能也不会太显著。
  • 关税变动对不同商品“抢出口”现象的影响:当关税从无到有时,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抢出口”现象。因此,如果美国对所有商品实施相同幅度的税率提升,那么对于目前关税覆盖率仍然较低的产品,如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玩具等部分传统消费品,“抢出口”对出口同比读数的提振幅度可能会更大。
  • 外需周期对“抢出口”现象的影响:外需恰好处在上升周期的商品“抢出口”现象可能会更显著。导致“抢出口”的机制主要有两个:一是由新出口订单拉动的出口;二是原定在关税落地时点之后交付的存量订单提前发货。如果是由后者更多导致的,则处于需求上升周期的商品“抢出口”现象将会更加明显,周期弹性更大的资本品或耐用品更是如此。从2024年10月开始,美国的进口同比已经开始触顶回落,这意味着此次“抢出口”的弹性可能偏弱。进一步地,我们针对HS27章(不含)以后美国从中国进口占比大于0.3%的23个HS2位行业进行分析和前瞻,发现玩具、家具、餐具等传统消费品对美出口增速的走势可能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抢出口”规模提供一些优势,但家电、手机等则有待进一步考量。需要补充的是,机械等资本品的生产工序和供应链环节通常较长,生产排期调整的难度可能更大,但依然存在提前交付的可能性。龙门式起重机的表现即为例证。美国针对中国港口起重机(Ship-to-shore gantry cranes)的关税原计划于2024年8月1日落地,但由于美国诸多港口致函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明确指出中国的起重机没有其他可行的替代品,且美国国内7个港口已经签约采购至少35台中国制造的龙门起重机,关税将带来1.3亿美元的额外成本,要求拜登政府取消或推迟关税计划,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最终该轮关税首批在2024年9月27日才正式落地。但如果观察中国对美出口龙门式起重机的数据不难发现,2024年7月对美出口数量高达545台,仅这一个月的出口数量就达到了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对美出口总量的59.6%,为2022-2023两年对美出口数量之和的5.45倍,且值得注意的是,后续8-9月对美仅仅出口了8台。
  • 不同商品“抢出口”效应的差异:Tranche4A商品的贸易数据显示,商品之间的“抢出口”效应差异十分显著,其中资本品的“抢出口”弹性最高,住房相关的耐用消费品次高,而服装、玩具等其他消费品相对较弱,Tranche1-2与Tranche3-4之间的“抢出口”效应差距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扩大内需仍是重中之重 随着2024年接近尾
春节消费水平增长 制造业PMI数据表现
市值管理已成热门话题,重点于提... 在市值管理指导原则正
11月经济数据喜忧并存 在2024年的1至1
再谈“抢出口” 研究结论关
11月LPR报价不变,符合大家... 在10月份,两个期限
2025经济与市场展望:更进一... 投资策略重点: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