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接近尾声,本年度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整力度显著增强,特别是通过增加以旧换新政策的力度,重点在于汽车、家用电器和家居装饰消费品,有效促进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对于2025年的展望,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可能提升至约4.5%。通常情况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同比增长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预计CPI也将随之温和上升。中国人民银行在其《202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将物价的合理回升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因素,以确保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总体而言,居民收入和预期有望得到改善,加之消费刺激政策的加强,在低基数效应的影响下,2025年CPI预计将维持温和上升的趋势,全年平均水平约为1.8%。预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同比下降幅度将收窄,有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转为正值,但原油价格可能会影响PPI的表现,使其不如预期。
12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举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部署。在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提出“提升财政赤字率,增发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基层三保底线”。在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适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
在具体的政策发力方向上,以“扩大内需”为主,同时“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在房地产政策方面,措辞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从销售端来看,三四线城市的新房政策还有进一步放宽的空间。从房地产企业端来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作为存量商品房收储的资金进展缓慢,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刺激购房者的政策力度。从投资端来看,稳定建筑安装投资依赖于重点项目的推进。今年的重点项目重点是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稳定土地投资依赖于土地收储。从重要会议的表述来看,资金主要来源于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土地收储专项债券。今年,央行、自然资源部、财政部均提到“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土地储备曾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主要投资领域,如果2025年专项债券发行重新向土地储备倾斜,预计将带动较大规模的土地收储。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下一篇:再谈“抢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