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经济数据喜忧并存
余超智
2024-12-18 15:53:16
0


在2024年的1至11月期间,全国财政总收入达到了19.9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6%(1至10月的同比下降率为1.3%)。11月份单月,财政收入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10月份的增长率为5.5%)。在支出方面,1至11月的财政总支出累计为24.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1至10月的增长率为2.7%)。11月份的财政支出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8%(10月份的增长率为10.4%)。


与经济和信贷社融数据相一致,11月的财政数据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两个月有所提升,税收和非税收入均显示出改善的迹象,专项债券的发行也在加速;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的增长有所放缓,政府基金收入的下降幅度再次扩大,土地转让收入未能持续改善。从全年来看,政府基金收入可能面临较大的缺口,相关支出可能难以达到年初的预算目标;而财政收入的缺口则相对可控,通过激活资金和利润上缴等方式,可以进行一定的对冲,确保民生支出等关键领域的资金需求。


展望未来,财政政策的基调被定为“更加积极”,并明确提出了提高赤字率、扩大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赤字率可能会达到历史新高。


  1. 从整体上看,11月的财政收入增长持续改善,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增速均有所提升,主要税种的收入增速也有所改善。财政支出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与季节性相比仍表现良好,基础设施和民生相关的支出增速有所下降。政府基金收入的下降幅度再次扩大,土地转让收入的下降是主要原因;政府基金支出也有所放缓,但专项债券的发行仍在加速。11月的财政收入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其中税收收入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3%,连续两个月改善;非税收入为2889亿元,同比增长了40.4%,地方国有资产的激活可能是主要推动力。支出为2.36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8%,较上个月下降了6.6个百分点,占全年支出的比重为8.3%,略高于季节性水平(近三年同期平均值为8.1%)。11月政府基金收入为6886亿元,同比下降了14.9%,下降幅度再次扩大。支出为1.0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3%,较上个月下降了41.6个百分点。

  2. 从全年的角度看,政府基金可能面临较大的缺口,相关支出可能难以完成年初的预算;财政收入的缺口则相对可控,通过激活资金和利润上缴等方式,可以进行一定的对冲,确保民生支出等关键领域的资金需求。根据我们的估算,政府基金收入可能存在约1.4万亿元的缺口,相关支出可能难以达到年初的预算目标;财政收入可能存在约6700亿元的缺口,但11.8日的发布会表示将“动用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以补充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并配合“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预计将能够对冲这一缺口。

  3. 展望未来,财政政策的基调被定为“更加积极”,并明确提出了提高赤字率、扩大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的规模。预计到2025年,赤字率可能会达到历史新高。12.9日的政治局会议和12.12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体上定调为“非常积极、非常有力度”,提出了许多“决心强、力度大、方向明确”的新提法和新要求,释放出了大量的政策想象空间,对许多领域可以有更高的期待。具体到财政方面,中央加杠杆是大方向,预计2025年一般赤字率将升至3.5%-4%以上,专项债券将扩大至4.5万亿元以上,特别国债的规模将达到2-3万亿元以上,对应的全口径赤字率(广义赤字率)可能接近9%甚至更高,2025年的赤字率有望成为史上最高。

  4. 短期内,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1)新一轮债务置换的推进速度,可能会对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2)财政加码后,宽信用的推进情况,以及水泥、沥青、挖掘机等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情况;3)一系列政策落地后,基本面的演变情况,尤其是房地产销售和房价的实际走势;4)明年两会对赤字率、专项债券、特别国债等的具体安排。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扩大内需仍是重中之重 随着2024年接近尾
春节消费水平增长 制造业PMI数据表现
市值管理已成热门话题,重点于提... 在市值管理指导原则正
11月经济数据喜忧并存 在2024年的1至1
再谈“抢出口” 研究结论关
11月LPR报价不变,符合大家... 在10月份,两个期限
2025经济与市场展望:更进一... 投资策略重点: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