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中央政治局于12月9日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并规划2025年的经济工作方向。
主要观点: 会议中提出了“加强非常规逆周期政策调整”的指导意见,超出了市场预期。自2010年以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可能预示着降息和降准的力度将会加大;同时,“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出也较为罕见,这可能意味着赤字率将有显著提升。在产业政策方面,鉴于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内部需求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消费、投资、科技创新和减碳成为关注焦点。会议还特别强调了“外部风险”,暗示如果特朗普政策产生较大影响,政策调整的力度可能会增强,以缓解外部风险。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将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经济增长目标: 本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将顺利完成,明年预计将呈现回升态势。会议指出,“本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将圆满完成”,自9月24日推出一系列稳定增长政策以来,内需有所改善,房地产市场销售、消费、PMI等关键指标均有所回升。在外部需求方面,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韧性较强,加之“抢出口”效应,全年实现约5%的增长目标已成定局。展望明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预计GDP增速目标可能维持在5%左右,鉴于外部需求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需要加大内需政策力度以支持经济增长。
逆周期政策调整: 1.会议首次提出“非常规逆周期政策调整”,这与以往加强逆周期政策力度的表述不同,表明政策加码的可能性和力度可能超出预期。“非常规”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呼应。2.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是自2010年以来官方再次使用的表述,此前长期维持“稳健”政策。回顾历史,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央行采取了多次降准和降息措施,并保持了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超过一年,推动M2增速从2008年11月的14.8%上升至2009年11月的29.74%。当前,尽管特朗普政策可能对汇率产生影响,但考虑到国内实际利率水平较高,以及政治局会议的指导方针,货币政策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降准降息均有操作空间。3.财政政策的“更加积极”上次提出是在2020年,当时为应对疫情,历史上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赤字率提升至3.6%。自10月12日财政部新闻发布会以来,高层多次强调中央财政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预计明年赤字率可能提升至4%左右,同时包括特别国债的扩容,以及财政对两新领域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扩大国内需求: 一方面,明年出口面临高基数压力,另一方面,全球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促进消费和稳定投资的重要性可能显著提升,这也体现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必要性。1.大力促进消费、提高投资回报。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但消费全面复苏仍有差距,预计相关补贴政策力度将持续,消费税改革可能稳步推进。投资方面,预计房地产市场降幅将收窄,地方财政约束降低后,基建投资有望保持稳定,制造业投资将继续受益于设备更新,保持高速增长。2.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央行11月联合九部门召开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投放工作会议,预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继续精准支持,财政方面也将继续提供税收优惠,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3.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高耗能产业的产能缩减和技术升级,以及新能源产业的扩容发展,将是重点方向。
风险防范和外部冲击: 1.会议继续强调防风险要求,即“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12月5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发文指出,本轮隐性债务化解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从侧重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同时需要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推动融资平台加快改革转型。2.外部冲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对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其移民政策、减税政策也可能推高美国国内通胀,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中美利差若出现较大波动,可能影响资本外流,国内政策可能有所应对。
稳定楼市股市: 自9月24日以来,股市交易量显著增加,风险偏好也有所上升。在房地产销售方面,30城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11月进一步提升至11.6%,较前期有明显改善。股市和楼市能直接反映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从财富角度考虑,企稳回升也将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提升。预计资本市场和楼市政策仍有进一步加码的可能,股市上继续加强中长期资金以及耐心资本的入市,楼市上一线城市限购限售政策仍有继续放松的可能。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上一篇:2025经济与市场展望:更进一步
下一篇:11月经济数据喜忧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