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财务表现显示出稳定的增长趋势,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具体来看,公司的收入(42.10亿元,增长2.67%)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29亿元,增长5.48%)均实现了小幅增长,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增长6.43%)也有所提升,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毛利率(29.71%,提升0.42个百分点)和净利率(15.02%,提升0.40个百分点)均有所提高,其中净利率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在单季度分析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的收入(14.04亿元,同比增长2.79%,环比增长0.99%)和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8.61%,环比下降23.98%)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增长15.35%)均有所提升。毛利率(26.95%,提升0.54个百分点)和净利率(11.42%,提升0.67个百分点)也呈现小幅增长。
随着公司两机控制系统的批量生产产品和国际合作订单的增加,公司的营收规模扩大,带动了毛利的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费用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期间费用率(10.63%,下降0.66个百分点)有所降低。销售费用率(0.98%,提升0.31个百分点)略有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加强服务保障和提升客户满意度导致的销售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0.84%,下降0.11个百分点)和管理费用率(7.82%,下降0.36个百分点)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减少。研发费用率(2.67%,下降0.50个百分点)也有所降低。
在其他财务数据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应收票据(14.54亿元,下降10.96%)有所减少,主要是由于应收票据到期收款。应收账款(38.06亿元,增长23.11%)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受到客户回款节奏的影响。此外,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的存货(14.74亿元,增长1.03%)略有增长,合同负债(3.46亿元,下降13.70%)有所减少,这可能表明公司的交付规模提升,订单充足,正在积极准备生产。
在现金流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83亿元,下降143.23%)显著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的采购、税款等经营性支出增加。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95亿元,下降34.23%)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2亿元,下降31.93%)减少,主要是由于公司收到的专项拨款减少。
投资建议方面,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我们认为:
在军工行业经历了近十年最差的中期业绩后,公司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逆势增长。随着两机控制系统的批量生产产品和国际合作订单的增加,公司在2024年全年的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公司的募投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26年年中或年底投入使用,这将有效提升公司的综合配套能力和智能化生产水平,有助于填补产能缺口,满足市场需求,并抓住机电液控制等新兴业务的发展机会。
公司的两机控制系统产品和国际合作转包业务将受益于下游型号的批量生产和国际航空客运市场的复苏。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大飞机和低空经济的战略机遇,以及国际航空客运市场恢复带来的订单增加,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市场前景广阔,作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有望稳步提升。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03亿元、63.08亿元和71.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70亿元、8.37亿元及8.99亿元,EPS分别为0.59元、0.64元、0.68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8元。2024年10月30日的收盘价为24.17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41倍、38倍和36倍。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我司为正规投资咨询经营机构,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